论语经典语录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,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语录吧,语录是对某些事理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的言论的实录或摘录。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语录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经典语录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论语经典语录11、子绝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(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:主观臆断,绝对肯定,固执已见,自以为是。)
2、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夫子循循然善诱人,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(向前看好象在前面,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。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,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,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。)
3、子在川上曰:“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”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(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:“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!日夜不停地流去。”)
4、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(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。)
5、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(年轻人是可怕的,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?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,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。)
6、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(战斗中,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,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。)
7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(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,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。)
8、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(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,还怎么能事奉鬼呢?)
9、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( 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,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。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,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,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。)
10、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小人反是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(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,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。小人与此恰恰相反。)
11、政者,正也。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?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(政就是正的意思。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,谁还敢不行正道呢?)
12、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;……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(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,理论上讲不通,事情便办不成;……因此,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,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,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。)
13、诵《诗》三百,授之以政,不达;使之四方,不能专对;虽多,亦奚以为?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(虽然熟读了《诗经》三百篇,但让他去处理政事,却办不好;派他出使国外,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;这样的人,读的即使再多,又有什么用处呢?)
论语经典语录21) 在其位,要谋其政,先把自己那个岗位做好,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。
2) 更高的境界是,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,不仅不谄媚求人,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。这种欢乐,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,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,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,彬彬有礼的君子。
3) 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,叫做“花未全开月未圆”。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。花一旦全开,马上就要凋谢了;月一旦全圆,马上就要缺损了。而未全开,未全圆,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,有所憧憬。
4) 构建和谐社会,就是要把每一个人不同的声音和谐融入到在的集体的声音当中。真正的和谐就是在坚持不同的声音,不同观点的前提下,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,一种融入。
5) 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逐渐强大,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力量。
6) 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,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。
7) 与其跟他人斗,不如跟自己斗,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。
8) 三十而立,这个“立”字首先是内在的立,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。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。
9) 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,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。勇敢有时是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力量。一个有德有仁的人,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。
10) 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情,你要真心地劝告,善意地引导,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,别再说了,不要自取其辱。
论语经典语录3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
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
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
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而改之
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
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
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
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
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
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
不学礼,无以立
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
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
言必行,行必果
四海之内皆兄弟
食不言,寝不语
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
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
躬自厚,而薄责于人
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
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小不忍则乱大谋
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
当仁不让于师
道听而途说,德之弃也
道不同,不相为谋
与朋友交,严而有信
不愤不启不悱不发。
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
益者三友:友直、友谅、友多闻。
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
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
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
敏于事而慎于言
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
讷于言而敏于行
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
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
欲速,则不达
礼之用,和为贵。
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、不知老之将至…。
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
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
后生可畏
君子成人之美
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,近之则不逊,远之则
论语经典语录41、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译文:孔子说:“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,不也是很愉快的吗?有志 ……此处隐藏3896个字……、我们可以躲开大家,却躲不开一只苍蝇。生活中使我们不快乐的常是一些芝麻小事。
31、有一种人只做两件事:你成功了,他妒嫉你;你失败了,他笑话你。
32、笨男人+笨女人=结婚;笨男人+聪明女人=离婚;聪明男人+笨女人=婚外情;聪明男人+聪明女人=浪漫爱情。
33、任何一个傻瓜都会引诱一个姑娘;但是知道怎样离开她只有成熟男人才能做到。
34、人有两只眼睛,全是平行的,所以应当平等看人;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,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;人虽只有一颗心,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,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,也要为别人想。
35、企业一定要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,溜不掉的独特资源。
36、失言就是一不小心说了实话。
37、真诚并不意味着要指责别人的缺点,但意味着一定不恭维别人的缺点。
38、人的本性就是贪婪,但没有贪婪社会就不会进步。
39、恋爱是想一个人的心,婚姻是拴一个人的心,爱情是吞一个人的心
40、最好的进攻就是进攻自己。
41、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,而在于打好一手
论语经典语录101、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2、子曰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
3、子夏曰:“贤贤易色,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,与朋友交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”
4、子禽问于子贡曰:“夫子至于是邦也,必闻其政,求之与?抑与之与?”子贡曰:“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”
5、有子曰: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,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: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”
6、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
7、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。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”子贡曰:“《诗》云:‘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’,其斯之谓与?”子曰:“赐也,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,告诸往而知来者。”
8、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”
9、子曰:“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‘思无邪’。”
10、子曰:“导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导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
11、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
12、子曰: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”
13、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
14、子曰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?”
15、子曰:“非其鬼而祭之,谄也;见义不为,无勇也。”
16、孔子谓季氏:“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”
17、子曰:“人而不仁,如礼何?人而不仁,如乐何?
18、林放问礼之本。子曰:“大哉问!礼,与其奢也,宁俭;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。”
论语经典语录111、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(卫灵公)
2、君子上达,小人下达。(宪问)
3、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《八佾(yi)》
4、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;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。《里仁》
5、不迁怒,不贰过。《雍也》
6、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已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《泰伯》
7、大德不逾闲(遮拦阻隔之物),小德出入可也。(子张)
8、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(学而)
9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《为政篇》
10、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友便辟,友善,友便佞,损矣。(季氏)
11、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(子罕)
12、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(卫灵公)
13、贫而无谄,富贵无骄。(学而)
14、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《颜渊》
15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。(述而)
16、躬自厚而薄责人,则远怨矣。(卫灵公)
17、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,是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(雍也)
18、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。不患莫已知,求为可知也。(里仁)
19、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
20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,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。
21、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
22、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(里仁)
23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。(宪问)
24、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,近之则不逊,远之则怨。
25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《述而》
26、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君子也;不知礼,无以立也;不知言,无以知人也。
27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(为政)
28、君子周急不继富。
29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(里仁)
30、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
31、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
32、可与人言而不言,失人(错过人才);不可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(卫灵公)
33、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《学而》
34、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颜渊)
35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(为政)
36、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。知者乐,仁者寿。
37、君子惠而不费,劳而不怨,欲而不贪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《论语·尧曰》
38、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《子罕》
39、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(微子)
40、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《子路》。
41、夫仁者,已欲立而立人,已欲达而达人。能近取譬,可谓仁之方也已。(雍也)
42、不患人之不已知,患不知人也。《学而》
43、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而改之。
44、古之学者为已,今之学者为人。(宪问)
45、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(为政)
46、君子周而不比(勾结),小人比而不周。(为政)
47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48、始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,今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观其行。于予与改是。《公冶长》
文档为doc格式